乱世出英杰,三国能人辈出,群英荟萃,但若问刘曦最忌惮的是谁,答案非曹操莫属。他外征匈奴、乌桓,内修书法、诗赋,雄才大略,机变多谋,被陈寿评价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作为两千年后的后来者,刘曦和我都是自小听着曹操的事迹长大的,莫说如今他带着五十万大军亲征,哪怕他单枪匹马冲杀而来,就凭着他在历史上的如雷贯耳之名,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所以,即使对大战早有准备,平安汉依然如临大敌。不过,不同于战前的风声鹤唳,战斗真正打响之后反而有种尘埃落定之感,至少从我的角度来看,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嫌疑。
距离削弱实感,虽然我每天都能看到来自前线的伤亡报告,但当生命幻化成数字落于纸间的时候,总有种战争其实离我很远的错觉。
刘曦在前线与曹操斗智斗勇,我留守大本营吃睡遛狗,边境战火纷飞,汉中依然风和日丽。我看不到那些支离破碎的尸体,听不到那些失去至亲的哭泣,摆在我眼前的,只有几个冷冰冰的数字,死四万人和死五万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只能从孔明言简意赅的家信以及刘曦报喜不报忧的捷报中臆测千里之外的腥风血雨。
起初我并不甘于躲在后方独享清闲。这几年来我一直跟在刘曦和孔明身边学习处理政务,自认有了进步,正是最愿意用实践检验成果的时候。但是刘曦却一口驳回了我同去前线的请求,理由十分冠冕堂皇:“后方也是很重要的,我可不想曹操的地盘还没抢到,自己的老窝就被孙权或者士燮给踹了。”他带走了郭嘉、孔明两个智囊,只留下庞统给我,将守好荆襄益作为我的结业考试内容。
形势面前大局为重,我那点小遗憾在家国大事面前不值一提,可刘曦一边义正辞严地教育我要顾全大局,一边却将诸葛瞻拐骗去了前线,还装模作样地给了他一个“天纵将军”的官职,任免布告遍发全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放眼上下五千年,中国就没见过才五岁的将军,哪怕只是为了逗小孩子玩,这也太儿戏了。
可想而知我看到布告的时候是多么地怒火中烧,但刘曦极其有先见之明地带军狂奔数百里,哪怕我派了人骑快马日夜兼程也没能赶上。
“等他回来,我一定要打他满地找牙!”我发泄似地将他骂了千万遍,无奈鞭长莫及,骂完之后仍旧只能乖乖在汉中对瞻儿牵肠挂肚。他才五岁啊!放在现代连小学都没上呢,就被刘曦这个神经病带去战场看断臂残肢,也不知道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
“公主明鉴!为夫先前并不知瞻儿随军出征,他被主公藏匿于战车之中,待被主公喊出与我相见,为时已晚,为夫已无力回天。”孔明在信中努力撇清关系,而刘曦很有自知之明,心知我恨不能将他生吞活剥,自离开汉中后便再没给我写过一封私信,所有的信息都通过官报传达,倒是尚处于文盲状态的瞻儿在舅舅的怂恿下隔三岔五地给我写信:“妈妈,我很xihuan这里,jiujiudai我qi马马了,很kai心……”
古代的孩子上学早,瞻儿在我有意无意的纵容下已经比同龄人晚一年启蒙,再加上我和刘曦都认为天还没亮就起床读书不利于孩子长个和大脑发育,因此大力压缩了他每天的学习时间,重金礼聘的先生早上九点半才开讲,十二点便收拾东西回家,留下一整个下午给诸葛瞻午睡和玩耍。饶是如此,玩心重的诸葛瞻还时常变着法儿逃课偷懒,若不是有我盯着,他十天里能有一天按时完成作业就已经该谢天谢地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瞻儿平日不用功,到了要给我写信的时候就错字连篇,笔迹难看地我都不好意思把信拿去给外人看。刘曦实在看不过眼,只好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关心外甥的课业,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还特意将汉语拼音教了一遍,让他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学的东西比过去一年学地都要多。
我忍不住吐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我要教瞻儿拼音的时候刘曦死命拦着,非得说容易跟英语搞混不让学,坚持要让他外甥跟个三国土鳖那样从三字经学起。我不解道:“让他学英语干什么?他又用不到。”三国时的英格兰远未建国,保守推测大概还处于分封制社会,讲的是不是英语都有待商榷。我刚穿越到三国的时候,对周围人说的话都半懂不懂的,刘曦因为穿越前学的是历史专业所以对古文略有涉猎,但与我相比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若非有痴傻这个名头遮掩,我们俩恐怕早就露馅了。
况且古代交通那么闭塞,哪怕英格兰的通用语与现代英语相似,他也不可能远渡重洋去用啊。
刘曦却十分坚决:“小孩子学话很快,左右有我们俩跟他说说英语,学起来也花不了他多少的时间。而且,身为你的小孩,连英语都不会说像话吗?你小心曾祖母知道以后从地底下爬起来抽你!”
呵呵,曾祖母她老人家还得过两千年才会出生呢。
没有了拼音的辅助,诸葛瞻又是个欢脱调皮的性子,书读地七零八落。从这个角度上看,刘曦带着瞻儿去前线至少提高了他的学习成绩,他一个月前还连名字都不会写,还怪他爹给他取的名字太复杂,强烈要求改名为“王一”,这个月已经能将“诸葛瞻”三个大字写地似模似样了。可惜也许是被郭嘉强压着练字的缘故,他的字乍眼一看颇具郭嘉的风格,半点没有继承到孔明的风骨,跟我的字迹差得就更远了。
生个儿子既不像爹也不像娘什么的,实在很打击当娘的积极性。早两年瞻儿还在襁褓的时候,我还心心念念地想要给他添个妹妹,凑成一个“好”字,后来瞻儿实在太调皮,简直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真实写照,折腾地我再也不敢起生二胎的心思——要是再生一个混世魔王出来,这日子就没法过了。把尿撒在饭菜里捉弄丫鬟在诸葛瞻的诸多事迹中已经属于小儿科,他干过最荒唐的一件事是假传刘曦的命令,骗书吏草拟了一份将他的第一任授业恩师“发配边疆”的文书,成功将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送去了不毛之地。
刘曦得知后拍案大笑:“这小子太有意思了,我喜欢!”硬是拦住了我高举的鸡毛掸子,结果第二天就遭了报应。知恩图报的诸葛瞻为了报答舅舅,花了整整一天在府中选了个最漂亮的丫鬟,亲自送到了舅舅的床上。
那一回,刘曦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郭嘉就已经将诸葛瞻拎了出去,罚他孤零零地在走廊里跪了三个时辰,连我上门求情都没用。
我:“瞻儿虽然做错了,但他还那么小,万一跪出毛病来怎么办?我们现代人要科学育儿,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坚决反对体罚!”
“我知道我知道。”刘曦赞同地点头,“但那是郭嘉罚的,我帮不了你。”一脸娇羞的小媳妇模样几乎闪瞎了围观群众的狗眼。
我无语败退,灰溜溜地跑回家求孔明去求他儿子,谁知孔明也是个狠心的,居然见死不救:“慈母败儿,瞻儿无法无天,确应多加约束。”
我眼睁睁地看着日晷走过了三个时辰,终于等到哭花了脸的瞻儿刑满释放,孔明却说:“你不需心疼他,依我之见,他绝未吸取教训。”
知子莫若父,果然,诸葛瞻看到我一不哭二不闹,反而有些咬牙切齿:“干爹太过分了,我都哭给他看了他还不放过我,我装晕还被他掐了人中,死疼死疼的!我再也不要跟他好了!”
……
我纳闷地问向孔明道:“瞻儿居然还会装晕了,你说这都是哪里学来的?”他虽然鬼点子多,但毕竟年纪小,若没人示范教唆,恐怕还不至于如此精怪。当娘的最怕孩子被人带坏,倘若让我知道是哪个小太监小丫鬟给他出的馊主意,我保证不打死他。
孔明看看我:“瞻儿罚跪时主公曾偷去看望,告诉他要示敌以弱。”
所以,我儿子在苦跪了两个时辰,哭闹无果的情况下,最后决定装死了?
孩子太熊怎么办?急,在线等!
熊孩子虽然鸡嫌狗厌但言出必行,此事之后,瞻儿果然再也不和郭嘉“好”了,哪怕见了他也没个好脸色,还在郭嘉看不到的地方冲他扮鬼脸,让我们这些大人又好气又好笑。最无奈的是,他积极地怂恿他爹跟郭嘉“单挑”,还对孔明放话“你要是比输了就别再进我们家门了,我嫌丢人!”惹来孔明好一顿胖揍。连孔明这种信奉杀人不见血教的“儒雅”人士都忍不住抛却涵养挥起了拳头,更别提其他叔叔阿姨们了。石广元每次见到诸葛世侄都如同火星撞地球,林月洁与他也总是不欢而散,连累堂妹诸葛娟也不招他待见。
瞻儿还自觉有理:“妹妹一点都不好玩,我一拉她的脸她就哭,鼻涕眼泪糊在一块儿,丑死了!”他一本正经地表示,不让拉脸的妹妹不是好妹妹!
都说外甥像舅,我生地晚,没经历过刘曦最熊的时期,但从长辈们的描述来看,哪怕是幼齿期的刘曦也没皮成这样,诸葛瞻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夫妻俩为了矫正儿子的性格煞费苦心,孔明甚至想将他送去书院寄宿一段时间,被水镜先生一口回绝,诸葛均专程写信来劝说他哥哥别祸水东引:“瞻儿与阿娟不睦,恐不适宜居于同一屋檐下。”为了他女儿的脸,他也是豁出去了。
所以这回诸葛瞻被刘曦带去了战场,石广元阴阳怪气地评价“祸害遗千年”,其实也不无道理。不久后就听说了曹丕于城下大骂孔明阴谋窃国,竟然在刘曦“死后”将自家五岁的稚子推上将军之位的消息。据说当时立于城墙之上的瞻儿口齿清楚地反驳:“杀鸡焉用牛刀,收拾你这种宵小五岁小儿绰绰有余。”虽属口舌之争,背后甚至可能有刘曦的刻意教导,但临阵不乱的诸葛瞻仍旧令我无限自豪。
养了熊孩子几年,一直被熊,如今终于等到了可以放出去熊别人的时候,这感觉,真的很不错。
诸葛瞻,妈妈在遥远的汉中支持你!你要争气呦!